政策趋势
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新理念与新举措,近2年国家各部门陆续出台了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、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、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、《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,指明了智慧监测的发展方向,是构建现代化监测体系的关键。
行业现状
即将进入“十四五”末年,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目标面临最后冲刺。现阶段已构建了围绕全生命周期的“评价、质控、审核与监管”措施,但仍面临以下难题:
● 建设投入大
水站建设占地广、建设慢、仪器设备多,成本居高不下。
● 质控风险较大
人工参与运维质控、设备检查检修、数据审核、内外部监管,自动化程度低。
● 现行机制降本增效难
建设成本、第三方运维成本高。
依托第三方的质检、人员素质不一、监察与运维的技术手段落后。
● 运维频次高
人工参与质控、运维、试剂更换、废液清理,运维频次达每月6次。
朗石“151”智慧解决方案
朗石mini6000系列,一体化智慧无人运维水站
依据现代化监测体系的建设需求,朗石创新研发了“151”智慧监测解决方案:
“一台仪器即一个水站”
● 五项“智能”▲一个月无人运维
最小智慧水站
占地仅0.65㎡~1.6㎡,建设2H既可投入使用,一体化建设成本低。
● 智能运维与● 智能诊断
智慧水站可实现远程一键指令下达,自动巡检、自动故障诊断、自动远程校准、自动数据分析、自动清洗维护等多项智能化功能,提升运维效率。
● 智能质控
智慧水站采用了全自动的常规五参数标样核查,全测量单元自动周核查、自动多点线性核查、加标回收测试、自动标液测试。从而消除了人工操作可能引入的数据误差,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● 智能审核与● 智能监管
WEIMS 服务管理平台,采用数字孪生、GIS及AI视觉技术,对各“网格”流域水站定位,数据及视频实时上传、数据共享,自动发现异常数据,多部门协同预警,自动水质趋势分析,实现污染溯源,通过大屏看板实现智能远程监管。
▲无人运维
智慧水站采用先进的微流体技术,使常规四参数试剂用量减少90%,废液量减少80%,运维频次从每月6次降为1次,一个月无人运维。
一、项目背景
乌洲断面相关水道是广州与顺德的边界,受到来自两岸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污染,需为生态补偿与河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。
二、项目成果
降本增效
一个月无人运维期间,监测占地人工运维频次降低85%,人效提升6倍,运营成本降低70%。
高质量数据
一个月无人运维期间,分析数据有效率达99%,日质控合格率超过98%,自动加标回收通过率达100%,常规五参数每周自动标液核查合格率超过98%。